2017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一)
2016-11-09 15:54六安教师招考网 来源:六安人事考试网
六安教师招考网同步六安人事考试网提供以下教师招聘报考指导信息:2017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一),更多关于六安公务员,六安事业单位,六安教师,六安医疗,六安银行,六安,教师招聘报考指导的内容,请关注六安教师招考网/六安教师招聘考试网!
2017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一)
胡兰雪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对于新课标的考查是一个重点。能否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直接关系到考生分数高低。理解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能更好地帮助考生把握重点,并在考试中灵活运用。高中语文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及课程目标是考生应重点掌握的重要考点,因此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新课标理念及整体课程目标进行解读。
一、高中语文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即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认知工具,表情达意的工具;人文性即语文是负载文化的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融为一体,同步实现,不可偏废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编入语文教材的文章,虽然涉及到历史、地理、社会、自然等学科方面的语言内容,但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只有作为文章去学习,理解章句间的法则的时候,才算作语文教材。所应着眼的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这就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它课程的本质属性。其它文科课程的教学着眼点主要是语言内容,而课文课程的教学的着眼点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寓教于文。由此看来,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正确处理好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辩证关系,才能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而高中语文教育是面向大众,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终阶段,要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提高层次高中语文课程的特殊使命: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高中语文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高中语文课程继续坚持义务教育的课程理念,表明整个基础教育语文课程设计的连贯性、系统性和整体性。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目标)
全面提高应有两个指向: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目标建议在“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
能达到”的基点上;二是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全面发展,从语文教育的范畴来说,就是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综合、协调的提高。这其中的语文素养当然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的积累、良好的学习习惯,语言技能(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思想品德、审美情趣,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等。而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是由其特殊性质决定的,包括德育功能、智育功能、美育功能、情育功能。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实施)
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观强调学生三种能力的协调与平衡,而个性发展,也是以此均衡为
基础的。语文课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是天然的,这是语文应用性的根本体现。应更重视的是,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要让学生在应用语文的过程中掌握语文。美育对学生知、情、意的发展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而文学教育是语文课最重要的美育途径,需要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以高中学生年龄发展的阶段特征为基础的,要求把语文学习的过程变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展望)
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是高中课程设置的原则。共同基础为多样选择提供前提,同时也框定了选择的范围;多样选择是在共同基础上的发展,即学生的个性化选择离不开已有的共同基础。高中课程既重视课程的开放性与多样化,又强调课程结构的稳定性与有序性。
高中语文课程三理念考查可能性极大,需要牢固掌握,这里为大家提供便于记忆的口诀:
在语文课程中促进学生素养的均衡个性发展,分别对应以上三点。
三、高中语文课程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部分要注意细节考点,可能会在填空题中出现。
1、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2、 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
3、 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
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4、 必修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每个学期分两
段,每一学段(约10周)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即一个学期学习两个模块,能修4个学分。)
5、 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
6、 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可设计若干模块。
系列1:诗歌与散文(如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中国现代诗词选读;唐宋散文选读;现代散文选读)
系列2:小说与戏剧(如短篇小说选读;戏剧选读)
系列3:新闻与传记(如传记选读;新闻的阅读与写作)
系列4:语言文字应用(如语言文字的规范与应用;说话的艺术)
系列5:文化论著研读(如《论语》选读;《庄子》选读)
要能够区分出每个模块所属的系列。
7.高中生的语文水平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必修课程10学分(最低要求)
第二层次,必修10学分+选修8学分;
第三层次,必修10学分+选修14学分。
四、高中阶段语文课程总目标
高中课程目标由总目标、必修课程目标和选修课程目标构成。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强调综合、均衡,又有所侧重,侧重审美、探究、应用。通过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五个方面获得发展,根据这五大目标之间的关系,将课程总目标总结如下:
一个基础:“积累·整合”
“积累·整合”指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语文课程内容的积累与不断整合,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的积累和整合。在积累和整合的过程中,融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大支柱:
第一大支柱是 “感受·鉴赏” ——侧重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第二大支柱是 “思考·领悟” ——侧重语文探究能力的培养。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第三大支柱是 “应用·拓展” ——侧重语文延伸,即应用能力的培养。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一片天地:“发现·创新”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敢于探新求异,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用多角度多层次阅读,对优秀作品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
课程目标记忆口诀:三大支柱在一个厚实的基础上撑起了“发现·创新”这一片天地。
以上是2017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一)的全部内容,更多2020六安教师招聘报考指导信息请加教师招聘考试群,及关注六安教师招考网及六安教师招聘考试网。
(编辑:六安华图)